2017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愛河划龍舟及燈會

  在高雄愛河經常會有舉辦一些活動底較常聽到的像元宵節,那邊就會有划龍舟和燈會讓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吧。

較早時賽龍舟都是在左營的蓮池潭舉辦,直到民國74年愛河整治完成之後,才開始在愛河舉辦,沒想到得到了整治過後的愛河的美景搭配,使得賽龍舟活動成效加倍,民國93年甚至改成夜間舉辦參賽者會在各自的龍舟上加裝LED燈條這樣龍舟和愛河的燈光互相交映,完群襯托出愛河的夜色之美,也不影響比賽的狀況場面更是熱鬧不已。


那在文中有提到愛河最早是在蓮池潭舉辦的下圖是之前蓮池潭比賽龍舟的狀況


然後在愛河晚上會有燈會每年都會根據當年的生肖作為主題,記得之前去那邊的燈會是猴年(好像有點久了😅😅),可是我覺得那邊的氣氛真的不錯在晚上因為哪邊會有蠻多的街頭藝人在那邊表演,加上燈會所以場面非常熱鬧,應該可以說像日本的廟會的感覺,而且每一盞燈都使出子不同人的作品,大部分的都是不會動的,但是在猴年那年有大部分人就是做孫悟空,所以有的大師非常厲害做成動態的燈當下看到真的覺得非常厲害,而且旁邊有在賣吃得所以可以邊走邊吃邊欣賞燈會但不會無聊因為靠近街頭藝人會有跟他互動的機會(非常有機會因為我吃個東西都能被抓上去😆😆😆)然後在愛河中間會有煙火表演每一小時一次每次5-8分鐘髓然有點短但真的蠻漂亮的,所以那次的活動真的辦得非常棒。



結論:真可惜之前沒拍猴年的照片因為人太多一直不敢拿手機出來但是真的非常有趣喔。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愛河的歷史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愛河的歷史吧

早期的愛河周圍地帶原來是一片沼澤地,直到400年前左右,因為自然的沖積作用使陸地面積擴大,原始的愛河才逐漸成形。鄭水萍曾依據「Zeelandia市海圖」推測愛河在荷治時期可能叫作「鹽溪」。明鄭時期之後,由於當時的漢人移民將能夠行駛船隻的河道稱為港,因此原本愛河由出海口到上游,被分為頭前港、後壁港、三塊厝港、新大港、烏魚港以及田尾港,其行使河段最上游處為船仔頭,即現今的天祥二路鼎新橋東岸,另外下游出海口,今高雄港一帶的海域叫作「丹鳳澳」。到了1895年日治時期以後,才擁有正式名稱:打狗川。又,1920年日治時期,日本人依「takau」的日語諧音將「打狗」兩字改寫為漢字「高(たか)雄(お)」(音:Taka-o),因此成為高雄川。當時的愛河水深只有數公尺,之後日本於1912年擴建高雄港時,其中進行的一項工程是將愛河從河口到川田橋(今建國橋)之間的河底挖深、河道挖寬,主要用來運送木材。現代愛河在此時才成形。二次大戰結束後,初期沿用日治時期舊稱,後來約在1949年時高雄市政府以名稱欠妥為由,將「高雄川」改為「高雄河」,此外也將三塊厝河改稱「小北河」,川田橋改稱「建國橋」。

關於「愛河」這個名稱的由來,最早可能是來自1948年的一則事件,當時的愛河畔有一家「愛河遊船所」,在颱風過後招牌損壞,只剩下「愛河」二字,之後不久又發生了情侶跳河殉情的事件,而採訪事件的記者拍攝照片時將招牌上的愛河二字入鏡,透過報紙的傳播,使愛河的名稱開始流行。大約最晚在1950年7月時,「愛河」已經取代「高雄河」成為公認名稱,如《中央日報》自1950年7月以後的報導便使用「愛河」,而高雄市政府在1950年10月辦臺灣省運動會時,新聞稿裡也是使用「愛河」二字。不過這時「愛河」主要是指中正橋到高雄橋之間的河段,後來逐漸擴大,曾玉昆《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上冊)》中即說明愛河是建國橋到高雄橋之間的河段,後來又逐漸成為整條河的名稱。1968年,前任高雄市長、當時臺灣省政府民政廳廳長陳武璋因先前擔任市長時將壽山從軍事管制區開放為公園,轉任省府工作後以替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祝壽的名義將高雄市內的壽山以及柴山等名稱改為萬壽山,以及當時先總統夫人宋美齡仁民愛物之意,將愛河改名為仁愛河,不過另一種說法則是改名之事乃為當時的高雄市市長楊虎所提出一說。另有一說是立委黃玉明以高雄市民身分於1968年8月9日向高雄市議會請願建議將壽山與愛河更名,市議會通過更名案後轉交市政府辦理,市政府再轉告臺灣省政府,由內政部在1970年核准後於該年10月31日公告實施。但市民所常用的名稱依舊是愛河。直到1991年高雄市議議員陳光復書面提案、議員張益郎與李復興以臨時動議方式分別提案恢復壽山和愛河的舊稱,此三個提案併案後,市議會同意恢復舊稱,市政府向內政部報備後,於1992年1月1日正式恢復壽山和愛河之名。

1960年代因為高雄市的工業發展,以及隨就業機會而來的移民大量湧入,加上當時的高雄市污水下水道系統尚未普及,使原本具有排水功能的愛河無法負荷這些污染源,成為一條受到嚴重污染的河川,甚至使得原本在此舉辦的龍舟競賽在1971年遷移到高雄市北邊的蓮池潭。1977年臺灣省政府開始計畫愛河整治與污水下水道的建設。直到1990年代才因為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增加、污水處理廠的建造以及設水閘門擋住上游污水而逐漸減少污染的程度。

2000年以後,一方面因為污染的減少,另一方面因時為市長謝長廷於任內在愛河周圍進行景觀重整,使現在的愛河成為重要的觀光景點,在2001、2002年連續兩年的元宵節作為台灣燈會場地之後,目前每年在此皆有自行舉辦的高雄燈會。此外還有每年端午節的龍舟競賽。2003年,市民在愛河發現一隻迷途海豚,成為當時的話題。

下面的圖讓我們來看看愛河以前和現在的變化有多大
以前的高雄愛河的圖片



現在的高雄愛河



還好現在愛河變得非常乾淨晚上甚至有愛之船可以坐,聽以前父母說過愛河以前非常臭,住在高雄的人都不會去,只能說現在愛河整治的非常成功。



2017年10月17日 星期二

愛河簡介


愛河源於高雄仁武的八卦寮埤潭,是農田灌溉渠道;愛河流經左營、三民、鼓山、鹽埕、前金、苓雅等區而注入高雄港第一港口,主流全長約12公里,流經高雄市區約10.5公里,為高雄的生命之河;愛河的支流有三:『寶珠溝』─水來自下淡水溪,在凹仔底注入愛河、『三塊厝溪』─由三民區之三塊厝經民族路的南鼎橋注入愛河、『大港溪運河』─發源於五塊厝,在七賢橋旁注入愛河,光復後曾截彎取直。

活動地址:高雄市鼓山區龍德路2號
https://goo.gl/maps/i564XS8wcRU2